专注于新能源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推广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市场前景

市场前景

  • 分类:招商加盟
  • 发布时间:2021-05-12 11:03:22
  • 访问量:0
概要:
概要:
详情

  1、大力发展可再生清洁能源缓解能源紧缺问题,符合国家发展低碳产业的工作需要。世界各国都在研究未来能源,人类正在迈向新能源时代,未来的能源必将是清洁、高效、多元、低碳、可持续的。2003年时任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局长的徐定明说:“能源问题,国之大事;能源安全,强国之本;能源节约,人人有责;谋能源之大计,抓能源之大事。”发展新能源利国利民!根据国家总体部署,我国发展替代能源,将沿着以新能源代替传统能源,以优势能源代替稀缺能源,以可再生能源资源代替石化能源的方向,坚持高碳能源低碳化利用的方针,逐步提高可再生能源资源在替代能源中的比重。

  2、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灾害频发,我国多个地区出现雾霾,夏季出现异常高温,节能降耗,低碳排放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发展低碳能源符合国家发展低碳产业的工作需要。

  气候变化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一项重大挑战。气候变化为人类及整个生态系统带来种种灾难:冰川融化、极端天气、粮食减产、海平面上升、物种灭绝、空气污染等等。对于气候变化,全球科学家的共识是:有90%以上的可能是人类自己的责任。

  要避免气候变化的严重影响,有两种主要路径: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相比传统的化石燃料,可再生能源有许多显而易见的好处。

  绿色和平在气候变化与能源方面的工作主要集中在:推动中国摆脱煤炭依赖、亲身见证气候变化影响、倡导可再生能源革命和追踪国际气候谈判几个方面。

  我们今日所作的决定和选择,会影响气候变化的走向。每一个关心气候变化,有意亲身参与拯救地球、保卫气候、保护我们自己的普通人都可以参与其中。

  正如一份最近由世界资源研究所发布的简报中指出的,中国自发采取节能减排措施的动因已经不胜枚举。环保问题日渐成为重要政策议题、保持经济竞争力、保证能源安全、防范气候变化负面影响等因素都是中国实实在在应该采取行动的原因。

  如果在这些因素之上还应加上一条的话,那就是中国的民众自身也日渐要求国家远离化石能源。困扰中国东部地区的空气污染已经敲响了迄今为止最响亮的警钟。当居住在中国人口最为稠密、经济最为发达地区的群众由于燃煤产生的空气污染患病和死亡的时候,即便我们的气候系统可以容纳更多的二氧化碳(很遗憾已经不能了,因为我们已经超过了400ppm),中国各地的居民也已经无法承受了。中国目前的能源发展道路必须被彻底转变。中国的能源规划必须以环境条件作为前提。更加积极的煤炭消费量递减措施必须马上被颁布执行,对于所有这些,我们的国家应该立即采取措施,而不是等待别人先动。

  当我们在周二认真聆听大洋彼岸传来的应对气候变化举措,并试图寻求决心和领导力时,作为世界最大温室气体排放国的中国也应该意识到,决心和领导力也应该来自我们自己。中国也许有无数经验可以从美国借鉴,但是在气候变化方面,中国可以也必须得做的比美国更好。

  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随着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我国的能源需求也在持续增长。我国的能源资源以煤炭资源最为丰富,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水平50%,只有美国人均水平的10%;因此我国是一个能源资源十分贫乏的国家。我国每年消耗大约15亿吨标准煤,用于电站锅炉生产蒸汽发电的约占31.5%,用于工业锅炉和窑炉的约占40%。煤是许多化工产品生产的主要燃料,由于我国能源利用技术的水平较低,窑炉热效率均十分低下,能耗水平高,并给环境带来了严重污染。节约资源、造福后代,保护和节约我国能源资源已经列入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目前中国能源消费量到达22亿吨,今后,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推进,能源资源需求总量还会增加,经济发展面临的能源资源约束矛盾将长期存在。节约能源资源,大力促进能源资源的高效利用,是缓解能源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在今后能源供应压力会越来越大,我国正在进一步寻求可继续的动力消费和供给途径。

  为了促进和规范醇基燃料的推行,我国在1996年颁布了醇基液体燃料的国家标准——GB16663-1996,车用燃料甲醇的国家标准——GB/T 23510-2009也在2009年12月1日起实施。我国从2010年开始在天津市进行试点,并出台了《醇基液体燃料及专用燃烧器使用安全暂行管理规定》目前,天津市建筑、市容、烟草、粮油、监狱、餐饮等系统190多个单位厨房先后替换了50公斤装的液化气改用醇基液体燃料,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这一点措施对于一个960万平方公里国土和300万平方公里海洋面积的中国来说是微不足道的。

  综上所述投资发展醇基液体燃料事业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事业!广阔市场前景,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钴得暖业

微信公众号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小兰经济开发区富山五路

市场部:0791-85996925

传真: 0791-85991426

©2021 江西南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12135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南昌